香道展馆
公司简介

江苏亚萍国际艺术馆是由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全国十佳孝贤、中国花布大王、中国沉香女王、中国十大女杰、高级沉香鉴定评估师、知名女企业家、亚萍国际集团董事长陆亚萍女士于2013年创立,致力于沉香、檀香等相关艺术品的典藏、设计创作、研发制造,深度开发形成完整沉香及文创衍生品产业链,是集展览批发零售为一体的文创企业……

位置:首页 > 香道生活
返回列表
香如何能听
发表时间:2016-10-14     阅读次数:597     字体:【



日本香道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称谓,香道中的闻香,不叫闻香、嗅香、品香,而是“听香”。“听香”一词源于中国,最早出现于何处待考,清代画家张问陶有诗:“早听时务夜听香,镇日茶瓜习送迎。洗耳已无清涧水,到门恰喜卖花声。”苏州园林狮子林中有“读画”、“听香”的题额。取名“听香室”、“听香斋”等等的文人雅士的书房更是不胜枚举。



香如何能听?这是一个问题。

闻与听的区别,在于闻是一个主动的动作,凑上去,深呼吸,将香气吸入肺中,然后大感惬意,这时候,人是被目标指向的,香是被动的。而听不然,不论醒着还是睡眠,耳朵都无选择的随时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声音,分辨某一特定声音需要的只是警醒和专注,听香的时候人是被动的,不是你去捕捉香气,而是香气来侵袭你,它或者是一缕,或者是一团,这是你无法控制的,它又像声音一样,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,散的时候无影无踪。听香没有对香气的贪婪,不要求更多,也不追寻香气之源,只是在当下,随时保持觉照,觉者,觉知;照,像镜子一样,任何东西来了都照见,走了,不留痕迹。这是香道闻香的要求,也是修行的要求,宋雪窦重显禅师有诗云:“一兔横身当古道,苍鹰才见便生擒。后来猎犬无灵性,空向枯桩旧处寻。”每个人悟道的契机千差万别,禅门中,有被砍断一只手指时悟道,你不知道什么状况会是触发悟道的机缘,就像不知道野兔会什么时候出现一样,修行者应该像高明的猎手苍鹰一样随时保持警觉,机会一出现,立刻捕捉到,就开悟了,所谓“久等必有一禅”。而以为有一个模式可循,可以重蹈别人悟道的老路去证悟的,就像没有灵性的猎犬,空在枯桩旧处寻觅而无所得,这样的心态又多么像一个急吼吼攥取的闻香者啊,因此,“闻”是被戒除的。


“听香”,需要闲淡而自适的心,在快节奏的今天,这样的情怀早已不知被我们遗落在了什么时空。“听香”,就是一种“慢生活”的态度,“慢生活”并不是现代人的独创,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竹林七贤就放弃马车乘坐牛车,他们认为缓慢中更能体味生命的真与美。无独有偶,古希腊也有赞美慢生活的谚语:“悠闲是智慧之母。”


文人笔下一些关于听香的描述,如元代伊世珍《琅嬛记》卷上“庄氏女”记载:“每弄《梅花弄》,闻者皆云‘有暗香’。”听琴的人,在庄氏女弹奏的《梅花弄》乐曲中,仿佛闻到了梅花的暗香。明人谭元春的《初春》诗:“寂然自一堂,斯心未有托。何以栩栩间,妙香过而掠?相触领其机,六根同知觉。”妙香掠过,六根似乎都能同时领略到香之美妙。清人李慈铭为其友叙云所画《湖南山桃花小景》题诗:“山气花香无着处,今朝来向画中听。”


 
上一篇:沉香之美,在于其色、味、韵
下一篇:香 生 · 香 逝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