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道展馆
公司简介

江苏亚萍国际艺术馆是由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全国十佳孝贤、中国花布大王、中国沉香女王、中国十大女杰、高级沉香鉴定评估师、知名女企业家、亚萍国际集团董事长陆亚萍女士于2013年创立,致力于沉香、檀香等相关艺术品的典藏、设计创作、研发制造,深度开发形成完整沉香及文创衍生品产业链,是集展览批发零售为一体的文创企业……

位置:首页 > 香道生活
返回列表
中秋节丨一年中最柔情的节日
发表时间:2016-09-15     阅读次数:530     字体:【

海上生明月

天涯共此时


中秋节,又称月夕、拜月节、女儿节等,又因中秋节月亮圆满,象征团圆,因而又叫“团圆节”,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。

又将一年月圆夜,又是一年团圆时。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,秋天祭月的礼制,早在《周礼》一书中,已有“中秋”一词的记载。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,在中秋时节,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,观赏祭拜,寄托情怀,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,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。

一直到了唐代,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,《唐书?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,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春节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


【最美的爱情故事】

中秋节神话传说很多种,最著名的是嫦娥奔月。传说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母王那里讨来的不死之药后,身子立时飘离地面、冲出窗口,向天上飞去。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,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


后羿思念妻子,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,摆上香案,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,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。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,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,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。从此,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。


【最有意义的节令食】

俗话说:“八月十五月正圆,中秋月饼香又甜”。月饼一词,源于南宋吴自牧的《梦梁录》;北宋,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,并出现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饴”的节令食品。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,盛行不衰,“其祭果饼必圆”。


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团圆,寄托思念。同时,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。


【最浪漫的花事】

援北斗兮酌桂浆,

辛夷车兮结桂旗。

——屈原 《九歌》


传说,月中有桂树,高五百丈,汉朝河西人吴刚,因学仙时,不遵道规,被罚至月中伐桂,但此树随砍随合,总不能伐倒。千万年过去了,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,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,生机勃勃,每临中秋,馨香四溢。只有中秋这一天,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,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,毛主席的诗词“问讯吴刚何所有,吴刚捧出桂花酒”!


农历八月,古称桂月,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。八月的桂花,中秋的明月,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,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、颂扬它,甚至把它加以神化,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,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。在中秋节赏桂花更是别有滋味,因为桂花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。


【最清雅的香事】

《礼记》早有记载“秋暮夕月”,意为拜祭月神,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,设香案。陆启泓《北京岁华记》载:“中秋夜,人家各置月宫符象,符上免如人立;陈瓜果于庭,饼面绘月宫蟾免;男女肃拜烧香,旦而焚之。”


伴月香是一款影响久远的历史名香,为宋代徐铉的香方精制而成。徐铉者,性喜香,亦是制香大家,每遇月夜,露坐中庭,焚佳香一炷,澄心伴月,他把自己制的这种香称为“伴月香”。

伴月香的香气与香性,清幽淡雅,芳泽溢远 ,留香持久;有清和正气、养性虞神、调和身心之功。适用于书斋琴室、禅房净舍、会客迎宾。


中秋佳节,

焚香伴月,

思亲人。

焚燃一支沉香,

淡淡清香撩人心绪,

情思惆怅,遥寄远方。


但愿人长久,

千里共婵娟。

祝大家

健康、幸福、圆满


 
上一篇:闻香赏香,为中秋聚会添高雅
下一篇:男人懂沉香可以呵护女人,女人懂沉香可以保护自己
返回顶部